1. 教材分析
《猫虎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兽王》中的演唱课。这首歌曲是一首民族风的创作歌曲。4/4拍,一段体结构。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用风趣、幽默情感表现音乐故事,并学习掌握前倚音。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体验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3. 教学重点
用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猫虎歌》。
4. 教学难点
掌握结束句的节奏以及前倚音衬词。
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仍处于初级水平,有待于教师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帮助他们积累音乐经验。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噪音自然、形体灵巧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我采用歌、舞、图片、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在玩玩动动中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等课程理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本课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并将结合归纳分析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采用参与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部分:我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以一段生动的猫和老虎的故事《老虎拜师》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求知的氛围,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授新课:
(1)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多次感受歌曲风趣的情绪和节奏,以及熟悉歌词部分,然后鼓励学生自由的读歌词,有感情地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由于本课的节奏较难,我采用跟读的方法,老师示范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并复习反复跳跃记号,注意歌词朗读顺序。
(2)通过跟琴小声模唱,加歌词演唱,鼓励学生大胆的来唱。并讲解本课难点前倚音,带上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唱准结束句的节奏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在学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教一教。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练习—巩固。学生给予互评,老师给予指导,
(4)换方式演唱歌曲。男女生分唱,小组分唱,角色扮唱。通过换方演唱歌曲,不但能让学生进一步唱准歌曲,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实质。
4.拓展部分:带上小猫和老虎的头饰,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创自己喜爱的动作,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5.小结:由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前倚音以及用风趣幽默的情绪演唱本课歌曲,还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6.作业:练习本课歌曲
本节课我首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视频动画,把学生带入本课的情境中;其次我利用电子白板的照相机、图章、幕布、拖拽隐藏等功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歌曲。真正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所用,达到了我预想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在电子白板的应用方面,我仍需要继续探究它更强大的功能,力争把电子白板与音乐教学更加有机地整合,使我的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是我的学生更加受益。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谢谢评委老师!